古人

古人为何爱“瓷枕”

最早的瓷枕实物,可见于河南安阳张盛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一对白釉划花瓷枕,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。细观这只瓷枕,虽状如半月,通体乳白,花卉纹淡雅精巧,但质地坚硬,总感觉会硌脑袋。其实瓷枕有四个好处。

古人 白釉 瓷枕 圆枕 警枕 2025-03-13 08:47  13

故宫 “无厕” 之谜:没有固定厕所,古人如何解决 “人生大事”?

故宫,作为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宫殿之一,是皇权象征的代表,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。它的建筑群广阔,包含了约72万平方米的面积,拥有70多座宫殿和9000多间房屋,曾是历代皇帝、嫔妃、宫女、太监等数千人的居所。传言中提到,故宫竟然有9999间“半房子”,这种说法虽

故宫 厕所 古人 排泄物 嫔妃 2025-03-10 01:03  14

解锁古人“社交密码”:趣谈特殊称谓

想象一下,你穿越回古代,走在热闹的街市上。忽然,听到两个人的对话。一人穿着朴素,对另一人恭敬说道:“在下一介布衣,能与兄台结交,实乃幸事。” 另一人笑着回应:“我二人虽身份平凡,却情谊深厚,这布衣之交,更为难得。” 听到这里,你是不是满心疑惑,“布衣” 是什么

解锁 社交 古人 趣谈 蔺相如 2025-03-10 17:51  16

古人的“官职昵称”:以官名代称背后的文化密码

在阅读古代典籍时,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。比如在《赤壁之战》里,有 “孙讨虏聪明仁惠” 的表述,这里的 “孙讨虏”,指的就是孙权。只因孙权曾被授予讨虏将军的官职,后人便以 “孙讨虏” 来称呼他 。再看《与妻书》中 “司马春衫,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”,此处

古人 官职 代称 官名 官名代称 2025-03-10 17:27  14

从古人籍贯称谓,探寻历史文化密码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们常常会发现古人有着独特的称呼方式,其中以籍贯相称便是一种极为有趣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象。唐代诗人孟浩然,作为襄阳人,被世人亲切地称为孟襄阳 ,他笔下的田园风光,带着襄阳山水的灵秀;张九龄,这位来自曲江的才子,被唤作张曲江,其诗文与政治作为,都

古人 历史文化 临川 亭林镇 籍贯称谓 2025-03-10 17:16  14

古人名字里的文化密码:从名与字看古人的礼仪与智慧

在古代,一个新生命的降临,便意味着一段独特人生旅程的开启,而幼时命名则是这段旅程的首个重要标识。《礼记・檀弓上》记载 “幼名,冠字” ,明确指出婴儿出生三个月后,就会由父亲郑重地为其取名。这一传统源远流长,饱含着父母长辈对新生命最真挚的祝福与殷切的期望。

古人 礼仪 冠者 苏轼 笄礼 2025-03-10 16:40  16

古人的“网名”:从斋号看文人的精神世界

南宋诗人杨万里,其斋名为 “诚斋”。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,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,他的诗作清新自然、活泼灵动,自成 “诚斋体”。而 “诚斋” 这一斋号,也仿佛成为了他诗歌风格与人生态度的象征,后人称其为杨诚斋,便是将他与这一独特的斋号紧密相连

网名 古人 斋号 姚鼐 诚斋 2025-03-10 17:12  14

古人谥号:藏在名字里的千秋功过

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,谥号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,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。它是古人对逝者,尤其是王侯将相、高级官吏、著名文士等有地位之人的一种特殊评价方式,以简洁而凝练的字词,对这些人物的一生进行高度概括,仿佛是历史给出的 “盖棺定论”。

古人 秦桧 谥号 千秋功过 私谥 2025-03-10 17:02  13

“外销画”里解码古人春耕智慧
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年好景看春耕。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时节,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。如今,智慧农业“黑科技”上线,让春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那么在古代,没有高科技,春耕是一幅怎样的景象?让专家带你跟着“外销画”去看一看。

古人 秧苗 康熙帝 古人春耕 农书 2025-03-10 10:23  15